江苏江阴“需求导向”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走向“增值”

发布者:凌燕发布时间:2024-06-14浏览次数:24

腾飞动漫李先生在江阴市政务服务大厅市场准入“一件事”专窗提交开办网吧申请,通过“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当场完成受理,成为江阴区域内开办网吧“一件事”这一江苏省定事项改革的第一个受益人。

 

  “一件事”服务集成办理不单停留在把所有材料放至一个窗口,也不仅限于把线下窗口数字化,而是要依托扎实的数据底座进行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江阴全链条深化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通过环节整合、表单归并、材料共享等,将分散在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整合优化,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程序多、审批慢、时间长”曾是农村建房审批的一大痛点,江阴创新推出“农房建设审批一件事”特色事项,审批流程得到优化,群众办证效率大幅提升,办理期限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4个工作日。

 

  “本来以为很复杂的业务办理流程,没想到短短4个工作日就拿到了徐巷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江阴市华士镇曙新村村委工作人员说。据悉,这是江阴市于2023424日核发的首张公建类乡村规划许可证,也是通过该市一网通办平台发出的全市首张电子版《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在江阴,像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件事”还有很多。开发机动车停车场备案“一件事”平台,变群众跑为数据跑,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即可完成停车场备案事宜;道路运输“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仅需半个工作日……目前,根据企业群众需求,江阴已推出16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件事项目清单,办结量累计超2.5万件。

 

衍生服务释放“乘数效应”

 

  月城镇综合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治理设施提升工程取得土地证后的3个工作日内,便拿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实现拿地即开工;远景能源江阴叶片工厂扩能项目竣工当天就领取不动产权证……截至目前,江阴300个项目实现快报速批,35个项目达成拿地即开工,完成86个工业仓储类项目联合竣工验收,成为全省首例跨宗地项目审批创新试点。

 

  对于项目建设来说,时间就是效益。早在两年前,江阴就主动探索“工业项目规划审批一件事”改革,申报材料由13件精简至5件,审批时限由11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为进一步提升项目审批效能,江阴持续深化三提三即改革,变项目等地期预审期,变单部门串联审批并联协同审批,项目审批时间较以往提速90%

 

  “对于江阴来说,经过‘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后,审批事项基本实现‘跑一地、跑一次’及一个平台办成事,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审批时限很难继续压缩了。”江阴市大数据管理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沈纯雅说,“为此,我们把目光放在推进延伸服务上,探索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优质衍生服务,积极推出定制化、套餐式、集成化的‘一件事’,并推动‘一件事’向‘一类事’迭代升级。”

 

  江阴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为总基调,锚定“企业、个人、项目”全生命周期阶段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精准服务。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江阴立足招商引资、商事登记、场地获得、员工招聘、生产经营、权益保护、注销退出7个阶段推出超20个业务场景,联合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等17个部门,实施涉企服务全链条全程网办。聚焦项目服务,江阴建立起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环节的全流程部门挂钩专班服务体系,及时研究推进项目建设。比如在项目建设前期,服务专员进行上门服务、政策讲解等,理清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脉络思路,为项目后续审批做好基础服务。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江阴完成内资企业开办超8200家,企业开办+银行预约开户”0.5天完成率超95%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为市民服务91.6万次,接收有效诉求超53万件,其中热线大厅受理人员线上即时办结32.4366万件,联动单位平均及时签收率和及时反馈率近100%

 

  据悉,“江阴将继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探索创新全过程服务‘一类事’实施路径的同时,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把政务服务增值化效益释放到最大,为企业群众提供更精准、更直接、更优惠、更高效的服务。”沈纯雅说。

 

新华网南京202405/20


Baidu
map